Pages

19 April 2008

Portfolio 2006-07

(好友鬍子兄不知從哪找到連我自己都忘了的部落格,這荒煙蔓草。
留下一篇留言,才又讓這壽命不長的文章空間再次浮出水面。
原來對於自己當年作品集的正式記錄竟收藏在那裡...
雖說“好漢不提當年“,只是單純想讓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回真正的家。)

---------------------------------------















































完成了。
列印:平均一本使用1/2 墨水(600)+
包裝:(殼200+氣泡棉5+外層塑袋5+車邊10)+
紙:(內頁40+扉頁30+封面5)+
膠裝:(唯一假於他人之手25)
=約NT.920

第一次清算,單價成本似乎控制得不錯
但起初的研發與計畫
我總共用了3組墨水1,200X3=3,600
第一、第二個版本各一本
最終版4本吧

總結畢業後的作品集共掏空了我近NT.4000
耗時三個月


感謝
包裝與形式=小春 , Jason & Spring 3的意見提供與眾友的鼓勵與支持
英文校對翻譯=KC , 姐 , Antony & Rebecca

以及最後幫我遞茶水、擦汗的老媽與老爹的經濟奧援,


沒有你們,我永遠浮不出水面。

謝謝。

+++++++++++++以下新增+++++++++++++
包裝說明
將長形黑色塑料布對折
置入氣泡棉與做品集
三邊封口(全封)
在預設出口處以虛線刀劃過方便開啟
並折兩折黏上黑色圓形魔鬼沾供日後閱畢放回袋內保存
再以黃色貼紙為最後彌封,撕口處依舊以虛線刀劃過

::: 留言 :::
Posted by K. >>
我喜歡你的作品集,有點zaha某本書的感覺
光看外面就有種很想打開看的衝動
可惜看不到

不過你的壓克力是怎麼做的呢?
很好奇


Posted by 月半 >>
跟上一本比起來的的是突飛猛進啊

感動


Posted by aggie girl >>
小子

連包裝都這麼精緻
希望評審感動落淚

加油~ 離夢想還有一步
過程最美, 實踐相隨


Posted by aoDo >>
我還是覺得 封面應該是很多很多樹
然後裡面有棵86號芭樂樹


Posted by KC >>
^o^ 真開心我也被記功一筆, 還排第一個哩.

謝謝你的禮物, it's my favourite scent!

---------------------------------------

2006 年 4 月 13 日 發表於樂多日誌

11 April 2008

11, Our place

經過半年的折磨,終於,我在英國找到最棒的室友組合:











(由左起)
Lyn,來自馬來西亞,英文能力相當好又顧家的女生,目前在
Harrods 工作。

David,上海男孩,一手道地中國菜,相當和善。

Sherry,David 的女孩兒,他倆是讀 MBA 的同學。

上帝聽見我嘶聲力竭地苦喊了半年,果然蹦出兩位可愛的新朋友。

現在家裡每天乾淨;沒有隔夜晚盤委屈地躲在水槽;

像是一家人一起燒飯 、聊天;共享家裡的一切...

沒有後顧之憂的我,面對課業應該也會漸漸能全力以赴了吧!

(理論上)

24 March 2008

Snowing London

印象中,似乎已不是第一次觀察這有趣的現象,

只是,親眼見著英國的雪,來得出奇不意(不易)。

沒辜負我自上個暑假的企盼。

其實,整個冬天倒還比初春暖些,就連這雪,

也是突然地來,無聲的息... 選在早上十點落下。

原本只覺得灰暗的窗外怎倏地明亮起來,

留下快門前的世界,粉雪,紛飛。

雪片家族愉快地盤旋在建築物包容的空間裡,

其餘的,選擇沾黏在我眼前的窗,

靈魂燃盡,融成一滴滴露,點點晶透。


23 March 2008

Pinhole Camera

一年的主修有兩次為期一週選修課程。
有絹印、鉛字排版、字形、攝影、動態圖文、...
為了讓自己暫時喘口氣,跳脫平面設計精緻卻煩瑣的相關主題,
我選擇“攝影“。

這次的主題定位在: Time and Motion
在進入概念的攝影內容前,
老師先讓我們製作自己的第一台相機:針孔相機。
其實我一開始也希望是「那種」針孔。
原來是真的以「針」打出的孔的相機。












【材料】
鐵罐 £2.5
針、鋁薄片、黑色膠帶、黑色消光噴漆












由於孔徑過小,室外曝光時間至少都要兩分鐘以上。
(以下照片都是曝光超過四分鐘)





17 March 2008

SUROCUK

SUROCUK is the first union which I joined in UK.

Its full name is Students' Union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Kingdom.

I am happy with serving Taiwanese students and working with these mates who devote themselves into voluntary missions.

Our first event was Taiwanese Culture and Food Festival.

The scale was not huge but it did work to fed yourself well.










poster-
English Version















poster-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And we just finished another big activity this March:


2008 UK Taiwanese Basketball Tournament

As usual, tired but pleased.

























加入的第一天,

自我介紹後兩分鐘直接被拔擢為資訊組兼美術編輯組組長的職位

好吧,我們相當缺人,該兩組目前成員一人:在下

(以下廣告)

如果您是在英國的台灣人,免經驗可,

願意和我一起工作,為辛苦的留學生服務半年,

除了可以擴展人脈,還可以學習平面影像專業軟體喔

請您投遞 CV 至留言版。

19 February 2008

MA WorkShop














這堂為期一天的課程,
老師不僅初步介紹攝影的歷史演進、
還指導我們如何保存數位影像檔案、
如何進一步呈現最佳的色彩影像、
如何校正軟體的色彩管理...

有需要講義的請寫信告知我































“在 LCC 沒好好善用學校印刷設備,就是白念了。”


今天終於利用特別為 MA
學生開的印刷中心介紹課程,重新複習絹印的流程。

再次印證手工印刷的色彩飽滿與覆蓋疊色的迷人之處。

獨一無二。

12 February 2008

Typography Workshop

進入 MA 的第一個 workshop 是 Typography.

我們要做海報。

老師發佈一個在 Hayward Gallery 的展覽資訊,

限定使用原始提供的字體來縮放剪裁

Neue Helvetica 75/45, 36 pt
Neue Helvetica 75/45, 14 pt


依內容分組: What / Who / Where / When

第一天的目標是必須以黑白且 low-tech(影印機、剪刀膠水)的技術

完成一張 A2 尺寸的宣傳海報

我很幸運第被分到 Where 這組。










第二天則是將先前 low-tech 海報加入電腦以數位工具來發展










原以為會比第一天輕鬆與快速,

誰料到要達到手工質感(個人不希望太過數位化),

且要求更嚴謹的 layout 規則與視覺平衡,

則是大幅拖慢了研發新作品的速度。

所以慢工出細活的我兩天只完成兩張。

一開始我們這組想到 where 指向「建築」「地圖」「郵遞區號」,

對於 Gallery,我的印象不是沈重堅實又方正 gallery 建築本身;

而是旁邊通往 gallery 的白色樓梯。


















因此在大家都企圖以又大又重的粗體表現來吸引觀者視覺的同時,

我決定以手描的字體外框輕盈的方式來呈現該地區給我的印象。那白色的階梯。

後來和同學的比以來,我的手繪真的顯得特別弱不禁風。





進入到數位輸出後,我依舊放棄將外框內填實黑色,決定用圖層來說話。

而影印放大後的結果的確有不均勻卻更接近牆面的出奇表現。

Epson's New Series Printer















在朋友家中發現新式萬用印表機,看起來功能多多、輕巧便利,可隨身攜帶、附裁切刀可修整列印尺寸(只能縮小)、開瓶器可供列印佇列時享用美酒。

經開箱測試後,笑果顯著。

28 October 2007

所謂秋天的倫敦

電話那頭傳來的遲疑,

讓我以為戲劇性的口白呼之欲出。

然而你只是淡淡的說聲:

「我倦了...」

嘆了口氣,

望著向窗外,我才意識到久久濃綠的葉

在關係與通話結束的同時

集體飛舞,離開樹的孤獨。













秋天的風緩緩帶過雙眼模糊,

臉龐兩道涼線,在揮乾前留下 Only You 的前奏。



<虛構內容>

10 October 2007

Print Finishing & Paper Purchasing











這是我專業課程的第一戰。
雖說是夜間短期課程到明年年初,
但我還是異常緊張地來到教室,然而,
依循傳統,我遲到了 15 分鐘。

一進去發現人不多,約莫 10 人。
大家看起來就是業界打滾多時的前輩。
我在一個中型印刷工廠上課!興奮得一陣暈眩想到還沒吃晚餐

坦白講,這是一個很實務經驗的課程。
從一開始到結束,這一整堂的 introduction,我都沒聽懂講師師傅
的笑話,更遑論有關印刷的專有名詞與各個紙張的名稱。

大致知道他先從紙的來源與製造過程說起
簡單地告訴我們他準備的紙樣各有各的用途與歷史
最後說明那台裁紙機(圖片右上方那台綠怪獸的沿革與為何學校選用這台
機器
;之後,再操作給我們看它如何使用。

嚴格來說,這讓我看到一個台灣稱為夜間進修部的課程,人家在英國是
怎麼對待;氣氛輕鬆不說,講師的確有料(<-這評論也有可能是受我聽力影響),按部就班地講解;且下課前還說明校區夜間不安全,請男士多幫班上女性留意,陪同快速通過。

我最後走,顯然地,不管語言能力或實務經驗我應該是最嫩的一個,
所以趨前問老師:以一個沒經驗的菜鳥來說,這門課會不會越來越難以
“處理“?


他的回應使我興奮地微笑離開。

猜猜看,他說什麼?又會給我什麼樣的協助?